亞裔贏了?大學審核不再看申請人的族裔訊息

作為美國最主要的大學申請平台, 共同申請平台 ​​​​​​Common App 日前宣布,從今年8月1日起,各大學將可以選擇隱瞞申請學生在申請表上提供有關族裔方面的資料。 但是共同申請平台 ​​​​​​Common App 出於自身的目的,如研究不同群體申請方面的各種趨勢,將會繼續收集種族信息。而各個大學則可以選擇隱藏入學申請表中的種族信息。

紐約時報的報導 https://www.nytimes.com/2023/05/26/us/college-admissions-race-common-app.html

每年使用此平台申請大學的大約一百萬名學生, 他們在申請書的族裔部分可選擇勾選披露他們為西班牙裔, 亞裔, 非洲裔或白人。這次共同申請平台的新改革讓大學能夠選擇看不見學生的族裔應該是針對哈佛大學被學生公平錄取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狀控審核上涉嫌歧視亞裔學生與白人這個纏訟多年的官司, 預計美國最高法院在今年六月底將對考慮種族因素的招生政策會做出不利裁決, 也就是將會禁止大學審核使用族裔作為錄取考量。 一旦種族偏好被確定是非法的話,各大學當然必須先想辦法自保, 避免日後更多的官司訴訟。若大學審核部都沒有看到學生的族裔資訊, 就可以宣稱他們並沒有使用族裔作為審核的考量。就像是標化測試分數SAT/ACT成爲了非必要的申請要素後, 也就沒有學生可以抱怨自己高分落榜, 而有其他申請人卻低分被錄取的不公平對待。

加州大學從 2018 年就開始推動要成為服務拉丁裔的學術機構 https://www.ucop.edu/hsi-initiative/

話說回來,作為有經驗的審核員就算沒有明確的看到學生在申請表上選擇了哪個族裔選項, 他們還是可以很輕易地猜出申請學生的族裔.  從就讀高中, 居住城市, 第二外語, 課外活動, 才藝專長及選擇專業等等, 實在很難逃過他們的火眼金睛。 再來, 審核員對於申請學生的族裔考量也不是一竿子就打翻的嫌棄某些種族.  以現在的風向來說, 大學口徑一致的要多收低收入戶家庭, 社會底層, 第一代上大學家庭的子女及高等教育上弱勢族群(拉美裔, 非洲裔及美國原住民). 這個當下的社會運動對於一向自立自強努力奮鬥的亞裔家庭成為了一種整體不對胃口的配對.   實際上這一切的風向除了政治操作之外, 也體現出了我們老祖宗一直相信的“唯有讀書高”, 受頂級的高等教育是改變社會經濟地位的最佳途徑, 要有效協助社會低階家庭的下一代就是讓他們上好的大學。

美國大學審核協會推動大學審核上的多元化, 平等, 包容 (DEI) https://www.nacacnet.org/dei-challenges-in-college-admission/

以目前的情況來説, 你的孩子當然不能重新投胎, 你可以選擇降低教育標準, 拋棄我們的傳家智慧, 選擇躺平, 讓孩子隨便讀個大學。 但如果對教育還有高期望, 只能早點開始努力準備, 別走邪門歪道, 而是確實累積自己的申請籌碼, 並且讓自己成為大學眼中真正能為校園多元化有貢獻的申請人, 這些才會是最實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