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是你申請的加分項目嗎?

今年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讓全世界都陷入巨大恐慌, 不管是大愛還是自保,許多人都開始囤積保健用品,口罩,手套,護身衣,消毒用品,甚至食物等等。疫情嚴重下,有一些社區領導者開始寄送大量的物資到中國,為保護家鄉出錢出力。災難之下,他們可能自己也承受著商業損失,但還能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的情操令人敬佩。許多家長也許不是領導組織人,而是參與捐助了相關活動,當然同樣的也有貢獻。

但有一些家長就會提出希望能夠『順便』將這次的善行義舉累積到自己孩子的大學申請的課外活動上。學生能不能搭公益順風車?父母出錢,孩子雖然沒親自參與,硬要居功,雖然勉強倒也不是不行。事實上,從孤兒院捐到無家可歸者等等,家長一邊捐著一邊期望能幫孩子申請學校加分,一石二鳥的想法不稀奇。 實際上會不會加到分,主要還是看整件事情的陳述會不會太匪疑所思,許多家長會希望幫孩子在這個項目上戴上一個超大勳章,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在兵荒馬亂下神通廣大的獨立出資並收集到大量口罩防護裝備運送到中國,會不會有點誇張?審核員不是三歲小孩,畫虎不成反類犬,真的要小心拿捏。

再說,申請書上的課外活動以長期並持續為佳,畢竟悲天憫人應該是一種人格特質,而不是上班打卡或累積點數的企圖行動。 無論如何,我想在下來的幾年中就是會有許多華裔學生申請書上同時出現了新冠肺炎的公益項目活動,就像數年前的四川大地震,這幾年的東南亞扶貧,公益項目的潮流會變,申請書上學生到底是否心存公益就見人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