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教育又引爆

 

昨天的新聞報導了UC Riverside 教授對虎媽教育所造成的影響做的研究報告, 報導如下:

 

教育 孩子適應差 (轉自台灣醒報)

喧騰一時的「虎媽式」高壓教育,恐影響孩子的適應能力發展,並提高生偏差行為及憂鬱情緒的風險。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與邁阿密大學團隊發表於《家庭問題期刊》的研究指出,打罵多於鼓勵的虎媽式教育,恐致兒童缺乏自尊及自信,並損及就學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及整體學習表現。

耶魯大學美籍華裔教授蔡美兒在2011年出版《虎媽的戰歌》一書,在全球掀起兒童教育論戰熱潮;針對蔡美兒從小將2個女兒「視為職業選手」般地嚴厲教養,許多人批評她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媽媽」,但也有人認為,虎媽確實培養了出類拔萃的下一代,而這類傳統中國式教養,可能是中國下一代凌駕全球的關鍵。

加大河濱分校教育心理學助理教授王欣欣(音譯)分析,在西方國家「愛的教育」環境下,父母採高壓教育,易導致兒童出現行為問題,學業成績也普遍較差。研究人員調中國杭州近600位中學生後也發現,在高壓教育方式普遍的中國,父母愈嚴厲,孩子適應力愈差,出現偏差行為及憂鬱情緒的比例則愈高。

「中國家長通常鮮少表達自身情感,也較少鼓勵或讚美子女,」王欣欣,「但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愛的教育或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她強調,移民美國的華裔或亞裔家庭,常會試圖在傳統管教方式及愛的教育間尋求平衡,而這種「恩威並濟」的教育方法成效如何,仍有待進一步分析。

原文研究報告在此: http://ucrtoday.ucr.edu/24565

請注意, 這個研究的取樣是中國杭州的600 位中學生, 而且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讓他們從許多的情感形容詞中選擇自己的感受. 我並不是為虎媽教育說話, 但是這種取樣的方式做出來的研究結果真的很令人懷疑.   孩子在中學的階段會對父母的管教感到感恩的應該很少, 何況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多會希望完全不受拘束的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沒有任何責任, 當然也不在乎後果. 受調查的孩子本身心態不夠成熟, 因此研究的結果發現虎媽教育所造成一面倒的負面影響, 絕對是可預知的.

 

雖然虎媽教育根本不能跟亞裔的家庭教育方式完全地畫上等號, 但是這類的研究每次出來都讓我很緊張, 美國的大學對亞裔學生已經有點成見了, 這種會造成負面觀感的報導, 是不是更雪上加霜呢?